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四
闻古之常铨。
今之大宝。
或籍地因势。
或经德自身。
或礼乐国工。
或词学时秀。
或贵盛终吉。
或等祀老成。
或广孝闻家。
或纳忠刑国。
有一于是。
则百斯庆。
书于牍。
大其闻。
矧乃总集高曾。
备致昆弟。
悉数以周称。
同原而合流。
息女择于贤夫。
允子训于良冶。
首止光宠。
出入震耀。
若此表里者矣。
府君姓刘氏
讳知柔
字某
彭城人也。
其先府君母弟银青光禄大夫左常侍崇文馆学士修国史子元
按史谍推之。
楚孝王嚣之后。
粤若伯豫谈经。
景瑜志学。
令言颖迈。
王乔名理。
回仁之抚接。
内使之节义。
是以嗣前人。
食旧德。
鼓簧史传。
柱石邦家。
其来远矣。
高祖魏骠骑大将军北州刺史府君谥曰懿
曾祖齐散骑常侍文林学士府君
朝散大夫陈留县长元府君
宋州司马徐州刺史藏器府君
莫不都长忠方。
简质贞亮。
业行优绝。
政理殊尤。
府君稚节一成。
立年博达。
典学为海。
懿文为林。
镇重为山。
幽静为谷。
清淡事约。
言遣理深。
谦常后身。
俭不逼下。
至若仪形硕伟。
风神散逸。
立若尸祭。
坐若肃宾。
认金不争。
阙马引罪。
公庭绝于私议。
虚室造于元门。
远遗之观物则名。
颜子之问一知十。
无以过也。
尝以为权略多舋。
皦察不祥。
和令乃私。
静胜而言。
立莫神怨。
行莫人诛。
固能陈无兵。
火无爇。
变夺物性。
集福根。
然后至精启纯。
全德居厚。
崇化务俗。
树德垂声可也。
识者以为张华茂才
荀彧远略。
虽曰王佐。
则无天年。
府君二者兼之。
一言得矣。
观艺知巧。
睹叶知秋。
吉禄大来。
寿考休佑。
吾无间然矣。
逮计考甲科。
薄游异迹。
宅忧殆灭。
有命从师。
辞爵庐坟。
受锡表阙。
党锢光复。
佐职艰贞。
历荆府司马。
史氏详矣。
自皇运启圣。
清途授德。
典国冑。
司人曹。
司业
侍读
渐也。
府君雅仗忠公。
固拒权宠。
耻或趋贵。
哲不易方。
出荆府长史
户部
徙同宋二州扬益二府
淮南廉察
山东巡抚
银青光禄大夫
进爵彭城侯
大府有四。
公居其三。
要辖有三。
公提其两。
冢卿有九。
公自属国二年。
尚书有六。
公以司空十载。
分爵有五。
公当侯伯之荣。
居守有一。
公兼宗祏之寄。
巡使有十。
公兼东土之俗。
疑辅有三。
公首储宫之傅。
至于仁以养之。
义以行之。
慎宪以恤人。
辟土以祈谷。
制曰。
黄霸之奉法循理。
锡以高车。
郭贺之惠化仁明。
加其冕服。
至于发贮赈施。
书板赋财。
巳击单于
平水土
制曰。
出膺贤守。
则郡国循良。
入侯名臣。
则衣冠准的。
俾迁荣于北斗。
宜作范于南宫。
夫如是。
有足以论道经邦。
助天开化
增河海之渥泽。
近日月之景光。
府君止足发衷。
辞满得地。
终让八座。
还忌三旌。
圣上录德序功。
养老怀旧。
就成颐摄。
留连閒旷。
制曰。
储贰
聿求宾客
允兹懋官。
惟尔崇德
府君固乞骸骨。
退守田园。
恩命如第。
尚给全禄。
呜呼。
日有昃。
岁有除。
泽藏山风振海。
矧伊人也。
矧伊人也。
春秋七十有五。
开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遇疾薨于东都康俗里之私第。
皇情震悼。
追褒荐及。
制曰。
簪缨旧德。
桢干通才。
清以立身。
俭而率下。
出入三署。
绸缪两宫。
曾不慭遗。
奄然丧逝。
言念遗老。
恻悼于怀。
宜宠赠章。
式旌泉壤。
赠太子少保
物二百段。
米粟各二百石。
葬日官供幔幕手力等。
太常考行。
谥曰文
以某年月日。
葬于河南府缑氏县文山原。
礼也。
府君昔在平日。
深戒厚葬。
祖载服用。
子婿黄门侍郎宗子皓所营。
奉祠子某官某等。
追惟先志。
临穴长号。
谨以焚之。
殆无遗者。
尚曰。
史册者扬乎名。
碑版者纪于迹。
今愿抒哀敬。
却樵苏。
发颂声。
彰末嗣。
曰唯唯。
敢不十一千百焉。
其词曰。
汉起沛。
楚封徐。
代则九。
庆实馀。
惟英秀。
粤卓荦。
惣文史。
张礼乐。
谏而尊。
道而胜。
集百禄。
周称。
贵自取。
荣可荣。
弟紫绶。
婿黄门
始孝思。
后忠烈。
历中外。
备名节。
岁弥长。
声更扬。
隐属国。
老文昌。
怀远图。
忌太盛。
谢人爵。
委天命。
月有亏。
日有昃。
皇恩动。
物情恻。
猗孝子。
奉惟训。
服用薄。
哀荣顺。
布史简。
继碑石。
名教开
名激
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书1162年7月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四、《浪语集》卷二二、《南宋文范》卷三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某闻燕王市骏马之骨,贤者归之;
句践揖怒螳之臂,士为必死。
是皆推诚异类,犹感切于人心。
施诸功臣,焉有不格!
共惟皇上即位之始,首雪岳飞之冤,天下知与不知,无不称庆。
逮今数月,宜人人有报效之心,求诸军情,乃反有纷纷之论。
此议者过也。
日者樊建晋武帝邓艾之冤而不能直,知其得诸葛亮而不能臣,推恩于飞,宁不类是?
使果反朝廷,不当昭雪;
为之昭雪,是非真反。
苟非真反,则亚保之礼不当有废,国家纵不能归其赗赠,追加封爵,犹当反其田宅,畀之恩数,亲降黼座,临奠其丧,会其子孙以礼归葬,使人知为子孙之利,则为善者犹有所劝。
今独不然,惟复其封而已。
改葬之礼,非复典彝,官其诸孙,仅同卒伍。
今夫庶官之死,延赏犹世其家,而独于飞偏有所靳,以求人心之感,不亦难哉?
德寿中兴之成,不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秦桧四人而已,四人之终,礼有异数,今其子孙或位孤卿
之功勤不已加于四子,毙于非命,自乎既往,追之来者,乃至于斯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昔魏佛狸饮马瓜步,宋文帝临江而叹,以为檀道济不死,虏不至是,曾不能追录其后,识者有以卜其世祚之脩短。
南寇,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
然则所以激劝士伍者,安可不厚?
仰惟都督参政相公以道事君,以诚体国,明不反,公议攸归。
恩礼不加,想当未惬于钧重;
建言宸极,在乎謦欬之间。
使优孟不至笑人,则人知乡善之利矣。
某鲰生晚进,不知政体,伏念先子荐为将,伯父参其军府,今日之事,不忍不为一言。
已亡,何有游说?
徒为国家惜此举措不厌人心。
管仲所谓知善而不能赏之,与郭公之亡何异?
是则雪飞之冤而取众怒,不若不为之为愈也。
行府信能终始兹事,史策当不负人,人心之归本朝,又安知不在兹举也?
况今行营将士往往故部曲,求其死力,莫此为善。
惟钧慈阔略鄙夫之妄,决而行之,不胜至幸!